金麟殯葬禮儀服務

Funeral Knowledge葬儀百科

BLOG

植葬費用|近幾年流行的植葬是什麼?在選擇前該知道的事 778X402.jpg

植葬費用|近幾年流行的植葬是什麼?在選擇前該知道的事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長成一棵會開花的樹,這樣你們聞到香味時,就會想起我。」

樹葬與植葬的差別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長成一棵會開花的樹,這樣你們聞到香味時,就會想起我。」這句話一直在林太太心裡。幾年前,當家人面對塔位或土葬的選擇時,她反而問起了一種比較新的方式──植葬。

親戚們起初有疑慮:這樣可以嗎?合規嗎?會不會違法?其實,植葬在台灣並非「想做就做」——它有一套法規與行政程序要跟上,也正因為有規範,家屬的安心感才能更大。


故事裡的那一步:合法申請與處理

在考慮植葬之前,一家人先打了電話到市府殯葬管理處,確認可實施植存的地點、是否要申請、以及要準備哪些證件。一般來說,地方政府會要求(或規定):

    骨灰需經「骨灰再處理設備」處理或以可分解、無毒的容器埋入土中。

    植葬/樹葬必須在公墓或政府劃定可實施植存/灑葬的場所進行,不能在未授權的公園或私人地點任意埋葬。

    需要向縣市殯葬管理機關申請或作業報備,並依當地規定繳費或申請補助(若有)。ws.moi.gov.tw+1

林太太的家人照著流程走:先辦理出塔/除戶相關證明、確認骨灰處理方式,並在核可的紀念園區內完成桂花樹的植存。這些程序看似繁瑣,卻是保護家屬與公共利益的必要步驟。


植葬 vs 樹葬(簡明而合規的說法)

樹葬(法條定義):多為在公墓內,將經研磨處理後的骨灰埋入土中,並種植花草或樹木。公墓內之樹葬仍須遵守公墓設置與管理規範。law.moj.gov.tw

植存(常被稱為植葬):指經研磨處理後的骨灰,安置或埋入政府劃定的特定綠化地點或紀念園區,行政單位會有專門作業指引與申辦程序。兩者在「場地與程序」上最關鍵的差異,就是必須在法定或劃定地點,並經過核可或申請gov.tw


植葬費用(含法規影響)——台北年輕人的決策考量

法條與地方規定會影響費用結構:有的縣市對本地居民提供免使用費或補助,有的則因園區設計、植栽種類、是否個人化服務而收取費用。一般實務上你會遇到的項目包括:骨灰再處理費、植存位(或盆栽)費、管理或養護費等。各地價格差距大,台北市有自家補助或作法的可能性,實際數字需向台北市殯葬管理處確認。

摘要式說明(示意,不同縣市會不同):

    公共樹葬/植存(部分縣市):數千元起(某些縣市對設籍市民有優惠或免收規費)。gov.tw

    個人化植葬(盆栽、小樹、訂製紀念服務):價格會因植物種類、容器與設計不同,常見範圍可能落在1 萬元以上,且有私人園區會另外收管理或設計費(實際價格請以受理單位公告為準)


寫給台北的年輕人──實務 Checklist

若你或家人考慮植葬,建議在文章裡提醒讀者照以下步驟走:

1.     先向縣市(例如台北市)殯葬管理處查詢:該市是否有可施行樹葬/植存的地點、申請程序、費用與時間限制。

2.     確認骨灰處理方式(是否需經骨灰再處理設備)與容器材質要求(是否需可分解、無毒)。

3.     準備必要文件(死亡證明、出塔/除戶證明、委託書等,依地方法規而定),並辦理申請或報備。

4.     若想把植栽「帶著走」,請提前詢問該園區是否允許移植或容器移動(有些規定不允許私人隨意移除植存物)。


最後一句

植葬讓「記憶」與「綠意」共存,但若把情感放進敘事,別忘了把法規也放進說明——那是保護家屬的實務底線。林太太的桂花樹,不只是香味的延續,也是合法、被照護的紀念。


參考來源

殯葬管理條例(內政部/全國法規資料庫)。law.moj.gov.tw

內政部 / 全國殯葬入口網、環保自然葬說明(各縣市作業要點)。gov.tw

內政部相關函釋、骨灰再處理與公墓管理之行政意見。ws.moi.gov.tw

相關報導與地方實務說明(解析樹葬、植存差別與各地作法)。kids.twreporter.org+1


金麟生命

值得信賴的生命禮儀團隊

失去親人是生命中最難的一課,

金麟生命願成為您最堅強的後盾,

以專業的服務與溫暖的陪伴,

讓親人最後的旅程莊嚴而圓滿。

 

若您有任何需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24小時免費專線:0800-555-186

金麟生命,在乎 你的在乎。


金麟生命 全省服務據點


Back to all

其他文章

array-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