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麟殯葬禮儀服務

Funeral Knowledge葬儀百科

BLOG

中和樹葬推薦|讓生命回到最初的樣子 778X402.jpg

中和樹葬推薦|讓生命回到最初的樣子

回歸自然的儀式與沉澱的方式

故事開端:土裡的味道,是她最熟悉的家

「媽媽生前說過,土裡有她最熟悉的味道。」這句話,是林小姐決定選擇樹葬的開端。母親走得平靜,沒有遺言,也沒有特別交代,只在一次家族聚會上輕描淡寫地說:「我不想住塔裡,也不想被關起來。要是可以,我想回到土裡,跟風一起。」

當時家人笑著聽過,誰也沒想到幾年後,這句話成了一場真實的「歸土之旅」。

 

一場與自然對話的告別儀式

樹葬當天,是個陽光柔和的上午。中和的紀念園區裡,空氣裡有淡淡青草香。

禮儀師緩緩打開骨灰盒,將經過環保再處理的骨灰輕輕撒在樹根周圍。林小姐說,那一刻沒有哭聲,只有風。「跟傳統的告別式很不一樣。沒有遺照、沒有香案,但那份靜默,反而讓人覺得安定。好像媽媽真的就在那裡,成為樹的一部分。」

禮儀師楊先生,中和當地經營多年,他說這幾年選擇樹葬、植葬的家屬明顯增加。「越來越多人不再追求排場,而是想讓生命回歸自然的節奏。特別是年輕一代,他們更重視環保、永續,也希望以溫柔的方式告別。」

 

學者觀點:生命的循環不是結束,而是轉化

輔仁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的張教授指出,樹葬的價值在於「象徵重生」。「在文化裡,我們強調延續與循環。當骨灰化為土壤的一部分,那並非消逝,而是回歸自然、成為新的生命來源。」

他強調,樹葬並非「沒有儀式」,而是一種心靈層次的告別。「當家屬親手覆上土壤、當花香隨風散開,那就是最深的告別。」樹葬的儀式感,不在繁文縟節,而在真誠與情感連結。

 

實務與法規:合法與安心並行

在台灣,樹葬是受到《殯葬管理條例》明確規範的合法葬法。依據法規,樹葬必須符合以下要點:

骨灰再處理:骨灰需研磨至可與土壤融合的環保狀態,或使用可自然分解、無毒的容器安置。

合法申請:家屬需向市府殯葬管理處提出申請,並備妥相關文件,如:

火化證明

骨灰再處理證明

家屬委託書與切結書

選擇園區

公立紀念園區:行政費用約數千元

私人園區或客製植栽紀念:價格約1萬至3萬元

骨灰不可再取回:樹葬完成後,骨灰即與土壤融合,依法不得移動。

建議家屬在決定前,與禮儀師充分討論方式與地點,確保整個過程既合法又安心,並符合逝者的遺願。

 

家屬心聲:記憶,會長成樹

儀式結束後,林小姐偶爾會回到園區散步。第一次來時,她輕輕走著;第二次,她帶了媽媽最愛的桂花香包。「我不是來哭的,我是來看她。」

春天時,那棵小樹開了花,淡黃的桂花串串垂下,香氣清甜。她說,那味道像媽媽。「我常覺得她還在,只是換了一種樣子。」

 

 

 

FAQ:關於中和樹葬的常見問題

Q1:中和地區有哪些合法的樹葬地點?

A:目前中和區的自然葬區由新北市殯葬管理處統一管理,可透過市府官網查詢或洽詢新莊殯儀館及相關服務窗口。

Q2:樹葬需要事先申請嗎?

A:需要。家屬需備妥死亡證明、出塔證明及身分證影本,向市府或合作的生命禮儀公司申請。

Q3:樹葬是否可選特定樹種?

A:依園區規範不同而異。部分區域採公共綠地模式,部分可由家屬挑選象徵意義的樹種(如桂花、樟樹、楓樹等)。

Q4:是否可以在樹葬現場設置紀念牌或照片?

A:多數環保樹葬區為「無標示葬」或「共生區域」,不設個別紀念碑,但可透過 QR 碼或電子追思牆方式留下紀念。

Q5:樹葬與植葬有何不同?

A:樹葬通常是將骨灰撒於樹根周圍;植葬則可能以可分解骨灰罐埋入土壤並栽種植物。兩者皆屬自然環保葬形式。

 

編輯後記

有時,告別不需要太多言語。一場樹葬,或許沒有鋼琴聲、沒有花圈,但它讓我們學會慢下來。

在回歸自然的儀式裡,我們看到的不只是離別,而是一種溫柔的延續——讓生命回到最初的樣子,讓思念在樹影間成長。

樹葬,不只是葬法的改變,更是一種生命態度的轉譯。當一棵樹長成記憶,當香氣取代淚水,我們終於明白:死亡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場開始。


金麟生命

值得信賴的生命禮儀團隊

失去親人是生命中最難的一課,

金麟生命願成為您最堅強的後盾,

以專業的服務與溫暖的陪伴,

讓親人最後的旅程莊嚴而圓滿。

 

若您有任何需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24小時免費專線:0800-555-186

金麟生命,在乎 你的在乎。

金麟生命 全省服務據點


Back to all

其他文章

array-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