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環保葬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法,也是一種積極面對死亡、延續生命的方式。它所帶來的獨特祭拜形式和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吸引了越來越多家庭的選擇。
生命就像曇花一現,雖然短暫,但那一瞬的美麗足以讓我們永遠記住。儘管人生的燦爛終將隨著時間的流逝化為虛無,但在花葬的方式中,生命的美好可以在大自然中得到延續。透過將遺骨化為粉末並撒入自然葬區,再栽植花卉,不僅讓逝者的生命與土地緊密相連,還能使生命的意義在花開之際重生。這便是花葬的核心理念:回歸自然,讓生命在綠意中延續。
花葬是一種新興的綠色殯葬方式。遺體火化後,將骨灰研磨成粉,並撒入專門規劃的環保葬區,隨後在該區域栽植花卉。這些花卉可能是您心儀的玫瑰、茉莉或是其他象徵生命力的植物,它們在春天綻放時,仿佛在訴說生命的延續。
花葬的過程不僅是一場告別儀式,也是一種自然的循環,符合綠色殯葬的理念——土地不會被永久占用,也不需要立碑或造墳,土地可以反覆使用,與自然和諧共生。
綠色殯葬:花葬屬於綠色殯葬的一部分,推崇土地的循環利用。這樣的做法減少了對環境的負擔,並避免傳統墓地的擁擠與污染。
土地永續利用:花葬區域不會設立永久性的紀念碑或墳墓,土地在多年後會重新翻新,繼續栽種新的花卉,讓每一寸土地都能夠為未來的生命服務。
節省費用:政府和一些地方行政機構對花葬有一定的補助措施,這使得花葬成為相對經濟的一種選擇。比起傳統的墓葬,花葬可以減少許多昂貴的費用。
地點選擇有限:目前台灣的花葬地點數量不多,僅有9個專門的環保葬區。因此,有意安排花葬儀式的家屬應儘早與相關禮儀公司聯繫,了解地點及相關流程。
辦理花葬儀式的過程相對簡單,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選擇花葬地點:首先,家屬需與花葬禮儀公司聯繫,選擇適合的花葬區域。
火化及骨灰處理:遺體經過火化後,骨灰會經過研磨成粉,並裝入環保可分解的骨灰盒中。
撒骨灰與栽花:禮儀人員會引領家屬到葬區,將骨灰撒入指定區域,並根據家屬的選擇栽種花卉。
維護與輪換:花葬區的土地會定期進行輪換,讓每一代的生命都能夠在這片土地上重生。
花葬流程說明 |
1.
親自或檢附委託書由委託人至各縣市殯葬管理處服務中心辦理。 2.
填寫花葬設施使用申請書。 3.
檢附申請人身分證及影本、受葬者之骨灰(骸)來源證明(火化許可證或骨灰(骸)存放設施寄存遷出證明或墓地起掘許可證明正本)。 4.
由負責人員審查後,安排「骨灰再研磨」。 5.
將研磨後的骨灰,裝入單位免費提供的可分解容器內。 6.
由申請人或家屬會同管理員於花葬區選擇埋藏骨灰區域和穴位,以及確定安排好下葬日期,經負責人員確認範圍位置後才可安排後續進行。 7.
經由現場負責人員或委託之葬儀社禮儀師說明完流程,並讓家屬進行追思後,開始進行花葬。 8.
由葬區工作人員挖掘好穴位,再由家屬(1~3人)分批將骨灰埋入。 9.
最後再填入泥土覆蓋平整(家屬可再次默哀弔念)。 10.
留存埋藏許可證明書。 |
花葬的特殊之處在於它與傳統的祭拜方式有所不同,因為它將逝者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寄託於大自然。儘管如此,家屬依然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表達對逝者的追思:
線上追思平台:透過內政部提供的綠色殯葬線上追思平台,家屬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祭拜,無需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親自到訪花葬區:家屬可以選擇親自前往環保葬區,對逝者表達思念,並進行簡單的追思儀式。
家庭追思聚會:依照家族的信仰和習慣,可以舉行追思聚會,增進家族間的情感,並共同回憶故人。
隨著綠色殯葬理念的普及,花葬逐漸成為不少家庭選擇的方式。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的葬法,更象徵著生命的輪迴和不朽。然而,在實行花葬之前,許多人會有一些疑問。以下是關於花葬的一些常見問題,幫助您更清楚了解這種葬法的優缺點、過程以及其對後代的影響。
1. 花葬適合哪些花卉?這些花會破壞土壤生態嗎?
花葬的植栽選擇沒有過多限制,常見的花卉包括玫瑰、杜鵑、茉莉等喬木或草本植物。家屬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合適的植物,並且葬區會有一定的規範和建議。
關於花卉對土壤的影響,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研究,目前專門用於花葬的葬區多選擇透水性強的砂礫土,這樣的土壤有助於骨灰的分解,並不會造成土壤污染或生態破壞。事實上,花葬的土地在骨灰分解後會進行翻新,土壤得以重獲生命力,因此不會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2. 花葬能在家中進行嗎?這樣會影響風水嗎?
花葬是否可以在家中進行,取決於家屬的選擇與當地的法規。根據一些民俗觀點,若家屬希望將骨灰安葬在自家土地上,並且這樣做不違反當地法規,則可以考慮進行花葬。至於風水問題,這往往是由各種宗教信仰或地方習俗決定的。若家人無特殊忌諱,並且土地不受限制,則可與專業禮儀人員協商,進行自家土地上的花葬儀式。
3. 花葬後,亡者的骨灰會結塊嗎?
在過去,部分墓園使用黏性較強的黏土作為葬區土壤,這會導致骨灰不易分解,甚至可能結塊。隨著花葬和樹葬園區的興建,專門為這類儀式設計的葬區通常會選用透水性較強的砂礫土,這樣能促進骨灰的分解。新設的花葬和樹葬區還會進行土壤測試,並對黏土區域進行改良。因此,現今的花葬區通常不會出現骨灰結塊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骨灰會在1至2年內被自然分解,這一過程對土地和環境有著正面的影響,並不會造成持久的堆積或污染。
4. 花葬後如何進行祭拜或掃墓?
花葬的祭拜方式相較於傳統的墓葬形式更為靈活和現代。由於花葬不需要墓碑或冥器,家屬可以選擇各種方式來表達對逝者的懷念。
線上追思:內政部提供的「綠色殯葬線上追思」平台,允許民眾隨時隨地為亡者點燭、獻花,進行追思與紀念。這種方式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特別適合那些遠離家鄉的親友。
親臨葬區追思:許多家屬仍然會選擇親自前往花葬區,向亡者表達哀思,這樣的方式讓人更能感受到與逝者的聯繫。
追思聚會:根據不同的信仰和習俗,家屬還可以定期舉行追思聚會,邀請親友一同回顧逝者生前的點滴,並進行心靈上的慰藉。
花葬的祭拜方式並不拘泥於傳統的框架,而是鼓勵家屬根據自己的情感需求來表達追思。這樣的方式更貼近現代人對生命的理解,也讓思念得以更加自由地延續。
5. 花葬對後代有什麼影響?
從科學和環保的角度來看,花葬是一種可持續的葬法,對土地的利用具有積極的意義。透過骨灰的分解和植物的生長,花葬幫助促進土壤的恢復,並能為周圍的生物提供新的生機。從這個角度來看,花葬對後代並無負面影響,反而有助於保護生態環境。
然而,從民俗或文化的角度來看,花葬可能會引發一些對於傳統墓葬方式的疑慮。某些家庭可能會認為花葬與祖先的儀式或精神寄託有所衝突,但這些問題主要取決於個人或家庭的信仰和價值觀。
花葬作為一種現代的葬法,更多地強調生命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並通過回歸大自然的方式,使生命在更深層次上得以延續。
花葬不僅僅是一種殯葬形式,更是一種生命的延續和對自然的尊重。當我們選擇花葬時,不只是為逝者選擇一個安息之地,也是為未來的生命播下希望的種子。透過這種方式,我們以一種崇高的姿態,與自然和諧共生,讓生命在花開的瞬間,永不消逝。
金麟生命為家屬分憂解勞
如有任何其他問題您也可以與金麟生命禮儀服務團隊聯繫。
金麟生命會用心陪伴,就如同家人般溫暖,與您一起送別親人最終一程,讓親人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尊嚴體面、放心遠行。
如有任何殯葬服務需求,歡迎撥打服務專線
24小時免費|禮儀服務專線:0800-555-186
金麟生命禮儀團隊,提供您專業又暖心的服務
金麟生命 全省服務據點
地區 | 名稱 | 地址 |
台北 | 台北市大安區辛亥路三段157巷2號 | |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78號 | ||
新北 | 新北市板橋區新海路440號 | |
桃園 | 桃園市桃園區大有路923號 | |
桃園市中壢區培英路316號 | ||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 | 桃園市桃園區成功路三段100號B1 懷遠堂 | |
衛福部桃園醫院 | 桃園市桃園區中山路1492號B2 往生室 | |
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 | 桃園市新屋區新福二路6號B1 往生室 | |
國軍桃園總醫院 | 桃園市龍潭區中興路168號 懷遠堂 | |
新竹 | 新竹服務處 | 新竹市北區成德路95號 |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 新竹縣竹北市興隆路一段199號B2 往生安息室 | |
苗栗 | 為恭醫療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 | 苗栗縣頭份市信義路128號B1 往生安息室 |
台中 | 台中服務處 | 台中市北屯區崇德路二段168號 |
嘉義 |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 | 嘉義市東區忠孝路539號D棟B2 安息室 |
高雄 | 高雄服務處 | 高雄市三民區本館路600巷20號 |
Back to all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