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殯葬禮儀
小朋友的死亡觀念需要正確引導,否則會產生錯誤認知。本文強調與孩子討論死亡的重要性,指出善意的謊言可能導致對死亡的誤解,並介紹如何透過故事、寵物死亡等方式教育孩子,使其在面對親人過世時能更妥善地處理悲傷情緒。
小朋友的死亡觀念是透過學習而來的,當這個過程中出了差錯,未來孩子就會對死亡的知識與概念產生曲解。舉個例子好了,我們最常向孩子說的爺爺或奶奶只是睡著了,又或是他們去了另一個地方。這些看似善意的謊言,卻會替孩子的死亡觀念建構錯誤的認知。長此以往,沒有及時導正的情況下他們會覺得死亡就是睡一覺而已,又或是出門一趟罷了。
小小孩的生死教育有其必要性,提早對死亡有正確的認知,讓孩子知道這是人類必經的自然現象,可以讓孩子在真正面對這件事時不會有過度的焦慮或打擊。以下幾種方法可幫助您開啟與孩子討論死亡的話匣子:
找一個空閒的晚飯後,家人相聚在一起,翻看老舊的相片。跟孩子講講爺爺奶奶甚至曾祖父曾祖母的故事,不只讓孩子對自己的出身和家族有進一步的認識,也能藉此當作切入點,告訴孩子這些長輩已經離世,並將話題帶到死亡上。
很多家庭都有養寵物,我們也知道寵物的壽命普遍比人類短。所以家中有養寵物的孩子人生中第一次面對的死亡可能就是寵物過世。寵物的死亡也容易激起小朋友對死亡的提問,舉凡狗狗或貓貓去哪裡了?什麼是死掉?為什麼會死掉?當面對這些問題時,家長就該好好回答。曾有研究指出,被鼓勵提問與死亡相關議題的孩子,未來在遭遇親人過世時。能夠更妥善的面對死亡並從悲傷情緒中復原。
小朋友的生命軌跡中,卡通與故事是絕對不可少的元素。當然卡通為了避免孩童的焦慮和恐懼會刻意迴避掉太直白的死亡描寫。但家長可以在陪同孩子觀影的過程中適時地提點,讓小朋友能了解對於死亡的正確觀念。
你可能覺得小朋友對於親人死亡沒有太大感覺,其實不然。研究顯示兒童也會對親人的死亡感到自責。當然更常見的情況是哭鬧、哀傷和焦慮,如果孩子有些反常行為家長一定要特別關注。千萬不要認為小孩不懂死亡就置之不理,建議家長可以坐下來跟孩子開誠布公的討論。切記在跟孩子討論前要先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千萬別讓自己的負面情緒感染到孩子身上。
此外,正常的日常生活也有助於替孩子收拾情緒。最後,有些長輩會說不要帶小朋友去參加告別式或喪禮,擔心會沖煞或被跟之類的。民俗信仰僅供參考,這些喪禮和告別式的儀式對孩子卻是一輩子受用的機會教育。除非孩子明確表示不想去,不然更該讓孩子透過參加儀式來了解追悼與死亡的重要性。。
金麟生命 全省服務據點
地區 | 名稱 | 地址 |
台北 | 台北市大安區辛亥路三段157巷2號 | |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78號 | ||
新北 | 新北市板橋區新海路440號 | |
桃園 | 桃園市桃園區大有路923號 | |
桃園市中壢區培英路316號 | ||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 | 桃園市桃園區成功路三段100號B1 懷遠堂 | |
衛福部桃園醫院 | 桃園市桃園區中山路1492號B2 往生室 | |
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 | 桃園市新屋區新福二路6號B1 往生室 | |
國軍桃園總醫院 | 桃園市龍潭區中興路168號 懷遠堂 | |
新竹 | 新竹服務處 | 新竹市北區成德路95號 |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 新竹縣竹北市興隆路一段199號B2 往生安息室 | |
苗栗 | 為恭醫療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 | 苗栗縣頭份市信義路128號B1 往生安息室 |
台中 | 台中服務處 | 台中市北屯區崇德路二段168號 |
嘉義 |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 | 嘉義市東區忠孝路539號D棟B2 安息室 |
高雄 | 高雄服務處 | 高雄市三民區本館路600巷20號 |
Back to all
其他文章